黑星病
- 时间:
- 浏览:816
- 来源:苹果价格信息网
黑星病
黑星病诊断:黑星病又名疮痂病。是在关中及渭北塬区部分果园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在许多省为检疫对象。主要危害叶和果实。叶片正面初为淡黄绿色圆形或放射形斑,后变褐至黑色,并产生黑色绒毛状霉(病菌)。重病时叶小、厚、卷曲,多数病斑连在一起后叶片干枯脱落,叶柄有黑色长条状斑。幼果多在萼片处受侵,症状不明显。成果期受侵,产生近圆形淡绿色斑点,后变黑色,表面着生黑色绒毛状霉,病斑凹陷,硬化,龟裂,畸形,常呈星状开裂。
发生规律:黑星病发生特点: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条溃疡斑或芽鳞内越冬,也能以有性繁殖器官在落叶上越冬。翌年5月遇雨后产生孢子开始释放,夏季多雨时释放最多。孢子借风雨传至叶面,直接侵入组织,花蕾开放与花瓣脱落期最易受侵染,病菌可不断侵染,早春多雨气温低发病早,病重;夏季阴雨连续,地势低洼,通风不良,湿度大果园发病重。黄太平、国光、富士、嘎拉、元帅易感病,祝光、金帅、黄魁、秦冠、藤牧一号、红星较抗病。
防治:黑星病防治: 1.加强检疫,严禁从病区向无病区携带苗木、接穗和果实。 2.搞好冬季清园,结合施肥深埋。发芽前地面喷洒0.5%二硝基邻甲酚钠,休眠期对树冠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 3.根据天气预报,降雨量在80毫米以上需喷药,用40%福星乳油100倍,50%扑海因100~1500倍液,80%大生M-45 800倍液每次相隔15~20天,70%甲托超微效可湿粉剂100倍液,64%杀毒矾400~600倍液,40%乙磷铝300倍等。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