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趋势探析

  • 时间:
  • 浏览:1978
  • 来源:苹果价格信息网

即将过去的2014年对大西北的甘肃静宁县来说是一个丰收的年份。尽管遭遇了低温、霜冻、雪灾、冰雹等自然灾害,但约60万吨的苹果产量、24亿元的产值,对一个西部国家级贫困县来说收获是巨大的。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因苹果产业的飞速发展,在收获了一张又一张的“国家级名片”之后,2014年,静宁县又建成“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01.2万亩,跻居全国县(区)苹果种植面积之首。

  种苹果能致富——产业富民深入人心

  10月中旬,静宁县治平乡雷沟村村主任雷拖胜家的苹果早已出售完毕:8亩多果园,收入了32万多元。这位50岁刚过的果农是静宁县第一批评选出的务果能手之一。1980年,21岁的雷拖胜在“家里太穷娶不起媳妇”的思想重压下“斗胆”承包了农业社的6亩耕地种上了苹果,成为雷沟村种苹果的第一人。

  “现在是挣钱了,但刚开始种果树却艰难得不得了!”谈起这些年来自己靠务果发家致富的感受时,雷拖胜说,记忆最深的还是当初自己将家里的田地种上果树后和父亲产生的思想矛盾,“我刚种上,第二天,树苗都被父亲拔出扔到了路旁!”“种树能顶饭吃吗?”雷拖胜的父亲对种植苹果曾表示怀疑。

  时光飞逝,经过30多年的发展,像雷拖胜父亲一样对种果树发家致富的众多顾虑和怀疑早已被市场经济活生生的现实所打消。在当下的静宁,你如果问农民干什么最挣钱最稳当,那么得到回答最多的是“种苹果啊”,农民对“种苹果能致富”已深信不疑,产业富民的理念家喻户晓。

  10月19日,位于静宁县中部的甘沟乡圪垯村王东有家的5亩挂果园被来自四川的客商收购了。“卖了4.6万!比一个公务员一年的工资还要多!”面对采访,一直靠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的王东有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圪垯村村支书张自谦介绍,目前,全村果园种植面积已达2100多亩,超过了总耕地面积三分之一。甘沟乡党委书记靳建喜认为,随着果园面积的持续扩张,以往以劳务经济为主的家庭收入模式正在悄然改变,“以后,甘沟乡的群众更多的也会像南部乡镇的果农一样,逐步靠种植苹果而致富。”

  资本上山下乡——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静宁被国家农业部划定为黄土高原苹果种植优生区。目前,静宁苹果产业已形成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良好格局,加之味浓色艳、耐储存、货架期长等诸多品质,其在全国市场上具有了话语权。这些有利的综合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工商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投资苹果产业。

  甘肃绿谷公司总经理李晖毕业于兰州大学,原本一直在北京从事医疗器械销售。2012年,看重于静宁苹果独特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李晖决定全面转型,投资现代农业。目前,绿谷公司已从威戎、雷大两乡镇流转土地3500多亩建设矮化密植果园,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

  与此同时,在静宁的众多民营企业也纷纷“上山下乡”,在各乡镇流转土地建设自己的苹果生产基地。近年来,从事商贸物流和房地产销售的德美集团陆续在该县贾河乡和双岘乡采用合作社的形式建立了苹果生产基地,并利用行业优势,在兰州和北京设立了“静宁苹果专卖店”。截至2014年11月初,德美集团共收购合作社农户苹果2400余吨;而静宁红六福果业公司则于2013年以来投资4000多万元,在余湾乡采用公司(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建成万亩富硒苹果生产基地和万吨气调库,并给每箱生产出的苹果加盖了二维码(身份证),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所产苹果的全程可追溯。

  除了大量工商资本投资到苹果产业外,社会闲散资金也纷纷涌入苹果产业。2009年,一直在新疆种植棉花的静宁仁大乡东湾村农民师定万返回家乡,采用土地流转的形式大面积种植苹果。“川地根本流转不过来,流转来的全部是陡峭的山地,将近有200多亩。”师定万说,几年下来,他已累计投进去200多万,“明年果树将进入挂果期,按目前的价格,两三年就能收回成本。”师定万满怀信心。

  县外开疆拓土——苹果辐射效应显现

  受制于土地流转面积等因素的制约,县内一部分致富较早、资金充裕且熟练掌握了果园管理技术的果农纷纷尝试走出家门,在县外“开疆拓土”栽建果园,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县区苹果产业的发展。该县治平乡雷沟村早在2007年就实现了果园全覆盖。2007年,苦于想扩大种植面积而又无地可租的果农雷四喜在经过几个月考察后,以每亩400元的价格在与静宁相毗邻的庄浪县万泉乡一次性租地30亩种植苹果。雷四喜也由此成为全村到外县租地种苹果的第一人。

  2010年,曾因生产注册“SOD”苹果而上过央视新闻的李恒义父子经过考察,决定在崆峒区索罗乡投资兴建果园。因为有着近40多年的务果经历,熟练掌握施肥、修剪、植保等苹果生产的一整套技术,李恒义的到来受到了崆峒区和索罗乡两级政府的热烈欢迎。为了带动当地苹果产业发展,索罗乡政府还开出了较为优惠的土地承包政策:采用发放补贴的形式,替李恒义垫资前三年的土地流转费用。

  “目前总共流转了300多亩土地,集中连片,管理起来非常方便,并且全部采用大苗移栽,配套滴管设备,预计2016年就可全面挂果。”李恒义自信地介绍说。

  “这是以往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好现象,全乡产业结构调整难度明显减小了,政府和群众开始变得‘合拍’了!”索罗乡乡党委书记罗永宏认为,李恒义这300多亩果园挂果丰收后,对全乡乃至平凉市农民发展苹果产业的辐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扩大。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在静宁周边的庄浪、灵台、泾川、通渭等县区都有静宁果农务果的身影。“走,租地种苹果去!”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发生在静宁果农身上活生生的经济事实,静宁苹果产业对周边县区的带动效应已日益凸显。

猜你喜欢

甘肃苹果抢“鲜”续拓海外市场:出口越南订单排至5月底

据兰州海关22日披露,今年前2个月,甘肃省鲜苹果出口1.5万吨,出口额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0.4%和78.7%,出口额占全国鲜苹果出口总额的12.6%。与此同时,该省鲜苹

2023-03-23

甘肃:“甘味”农产品将在全国开设百家直营店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第25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获悉,作为加快“甘味”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内容,甘肃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甘肃省农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了“甘味臻选”特

2019-07-11

甘肃张掖甘州区苹果蠹蛾“百日防控行动”成效显著

5月中旬,甘州区各乡镇按照区农业有害生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全面开展了苹果蠹蛾“百日防控”工作。“百日防控行动”中,全区累计举办技术宣传和现场培训会18场次,培训人员4200

2019-07-10

甘肃陇南礼县新建2万亩苹果基地

今秋以来,礼县全面加强苹果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新建苹果生产基地2万亩,涉及盐官、马河、永坪、红河、祁山、宽川6乡镇的39个行政村。今年秋季,礼县以现有苹果产业基地为基础,以提升产

2019-07-10

近期甘肃省苹果市场价格呈低迷态势

甘肃省东部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非常适宜苹果栽培。近年来,以红富士为代表的苹果产业在我省天水、平凉、庆阳、陇南等地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调整产业结构,

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