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小吉丁
- 时间:
- 浏览:812
- 来源:苹果价格信息网
苹果小吉丁Agrilus mali Matsumura 鞘翅目,吉丁虫科。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各省;日本、朝鲜有发生。我国最早发生在沙果、海棠、花红等苹果属果树上。发展苹果以后成为苹果树的主要害虫。幼虫串食枝干皮层,破坏辅导组织,引起死枝、死树,以致毁园。国内凡有发生的省份,大多有严重为害的历史记载。目前已知黄河故道苹果产区尚未发现,应加强检疫,严防传入。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7~9mm,宽2mm。紫铜色,楔形。胸背及翅鞘密布小刻点。头扁面宽,额垂直,复眼肾形。触角锯齿状,11节。前胸背板横长方形。翅鞘基部稍凹陷,前缘中部加宽,端部缩尖,近端部两翅合拢处,各有1块淡黄色短茸毛斑。腹部腹面5节,背面6节,亮蓝色。后足胫节外侧有1列刺。
卵椭圆形,长径1mm,初产时乳白色,渐变黄褐色。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16~22mm,体细长、扁平。头小,褐色,大部缩入前胸。前胸宽大,盾板和腹板中区密布粒点,中央各有1条下陷骨化中纹。中、后胸狭小。腹部11节6、7节宽,8节以后收缩,末端有1骨化尾铗。
蛹 长6~8mm,离蛹。初化蛹时乳白色,渐变黄褐色,羽化前黑褐色。
生活规律
苹果小吉丁在辽宁兴城、河北怀来1年发生1代。陕西凤县大部分两年1代,少数1年1代。黑龙江哈尔滨、甘肃天水、山西阳高3年2代,有的个体两年1代。辽宁、河北1代发生区,2、3龄幼虫多在表皮下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为害,继续在皮层内串食,并将褐色粪便排满虫道。5月份幼虫为害最烈,被害部表面呈黑褐色,稍下陷,最终形成坏死斑块。5月下旬幼虫接近老熟,蛀入木质部,咬食成船底形蛹室,此时排泄的粪便黄色、粉状。前蛹期10天左右,蛹期11~12天。成虫羽化后8~10天咬半圆形现代孔脱出。6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成虫发生期,盛期在7月中下旬。北部寒冷地区3年两代和两年1代区,越冬幼虫虫龄不整齐,2~5龄均有。陕西凤县老龄幼虫越冬的,翌春基本不为害,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至6月下旬羽化盛期。其他各龄幼虫翌年继续取食,成虫6月下至7月上旬羽化,少数成虫可延续到9月上旬。但在海拔较低的川道地区1年1代的发生规律与其他一代区近似。成虫羽化脱出后,晴朗的白夭活动,喜向阳光。夜晚或低温阴雨天在校、叶上静伏。成虫沿叶缘取食叶片呈缺刻状,食量不大。具有较强的假死性。交尾后在枝干粗糙处向阳面产卵,小枝则在基部和芽的两侧,每次产1~5粒。个体产卵量50~60粒。成虫寿命20~30天。卵期8~10天。幼虫孵化后蛀入表皮下为害,隧道不规则,蜿蜒如线,表皮有两排开裂的小孔,被害部表面有从皮孔溢出的玻璃色或黄白色胶滴,受害部位易于识别。幼虫为害到10~11月越冬。苹果小吉了越冬幼虫可随同苗木传带,无发生区应严格检疫,防止传入。苹果小古丁的幼虫和蛹,有两种寄生蜂和一种寄生蝇。秋冬季约有30%的幼虫被啄木鸟食掉。
防治方法
(一)幼虫期防治秋末落叶后和早春发芽前,在幼虫为害部位涂抹敌敌畏煤油溶液。用煤油500ml加入80%故敌畏乳油25ml。
(二)成虫期防治 成虫发生期间隔10~15天,喷布两次80%故敌畏乳油或90%敌百虫乳油,均用1500倍液。
(三)剪除枯枝 在成虫羽化期以前剪除枯枝烧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