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褐带卷蛾
- 时间:
- 浏览:671
- 来源:苹果价格信息网
棉褐带卷蛾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 Roslerstamm。又称苹果小卷叶蛾、远东苹果小卷叶蛾、茶小卷叶蛾。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国外分布于日本、印度和欧洲一些国家;国内分布很广,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和西南等地区都有发生。为害多种果树,仁果类果树如苹果、花红、海棠和沙果等受害较重,其次是核果类果树如桃、李、杏、山楂。也是茶树重要害虫。幼虫为害果树不仅卷叶、降低叶的光合能力,还啃食果面,造成虫疤,是降低果品质量的主要害虫。目前,此虫在各苹果产地都列为主要防治对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6~ 8 mm,全体黄褐色。前翅深黄色,斑纹褐色。翅面上有 2条浓褐色
不规则斜向条纹,自前缘向外缘伸出,外侧的1条较细,两翅闭合时中部的斜纹组成“V”字形。后翅淡黄褐色。雄虫前翅基部具前缘褶。
卵 扁椭圆形,长径0.7mm,短径0.6mm。初产卵淡黄色,半透明,近孵化时卵面显出幼虫黑褐色头壳。卵粒排列成鱼鳞状卵块。
幼虫 末龄幼虫体长13~15mm,虫体细长,头较小。头及前胸背板淡黄白色。幼 龄幼虫淡黄绿色,老龄幼虫翠绿色。雄虫3龄以后,腹部第五节背面可见黄色性腺。腹末臀栉6~8根。
蛹 黄褐色,长9~11mm,腹部2~7节背面各有两横排刺突,前面一排较粗且稀,后面一排细小而密。
生活规律
此虫在北方的辽宁、河北、山东等苹果产地1年发生3代,中部的河南、安徽、江苏的果区1年可发生4代。均以幼龄幼虫潜入果树枝、干裂翘皮缝隙里,大枝锯口周围死皮内、潜皮蛾为害的爆皮中和枝上贴附的枯叶下结白色茧越冬。各部位数量多少,因树龄大小而异。一般是大树的主枝、主干上的裂翘皮里居多,小树上则是剪锯口、小枝贴有枯叶处居多。越冬幼虫子苹果花芽开绽时出蛰,金冠苹果花盛期是出蛰盛期,国光苹果初花期进入出蛰末期。出蛰幼虫爬到花丛中或新消嫩叶间隙、吐丝缀连花蕾、幼叶,并潜入其中为害。幼虫稍大时将数个叶片用虫丝缠缀一起,卷成虫苞,继续在苞内为害。当虫苞叶片被食破碎、老化,营养状况变劣时,幼虫转出虫苞向新梢嫩叶爬去,重新卷虫苞为害。越冬代幼虫出蛰早的主要为害花蕾、幼叶,出蛰晚的除为害叶外,还有少数为害幼果。以后发生的各代幼虫,除为害叶外,还大量为害果实,特别是结果多的树,嘟噜果和贴叶果最易受害。叶片被卷害以后破碎、残缺不全;果灾被害后果面出现小坑状虫疤,有时多个小坑疤连成片,留下较大的虫疤。幼虫很活泼,触其头或尾部则迅速前进或后退,甚至摇摆跳动。卷叶受惊动时,幼虫会爬出卷叶吐丝下垂。老熟幼虫多在卷叶虫苞里化蛹,也有的在果叶贴合处、嘟噜果间化蛹。蛹经过6~9天羽化出成虫。成虫发生盛期:辽宁南部地区,越冬代在6月中旬至6月下旬,第一代为7月中、下旬,第二代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山东半岛越冬代为6月上、中旬,第一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9月上旬。成虫羽化时间多在17时左右。成虫白天很少活动,在树上遮阴处的叶上静伏,夜间活动寻偶交配。成虫有较强的趋化性和微弱的趋光性,对糖醋液和果醋液趋性很强。人工合成的棉褐带卷蛾性外激素,其A成分:顺-9-十四烯-1醇乙酸酯;B成分:顺-11-十四烯-1醇乙酸酯。两成分配比为7:3时对雄成虫引诱活性最佳。越冬代成虫羽化后2~3天产卵,第一、二代成虫产卵前期缩短,羽化后1~2天即可产卵。成虫产卵部位有一定选择性,喜将卵产于较光滑的果面和叶片正面。卵粒排列成鱼鳞状卵块,1头雌蛾可产卵块1~3个,卵块中卵粒数量不等,少的数十粒,多的近200粒,一般多为70~80粒。成虫产卵受湿度影响较大。在适宜温度下湿度越高产卵量越大,反之则少。因此,在多雨年份此虫发生量大,干旱年份发生轻微。卵期7天左右。刚孵出的幼虫分散在卵块附近叶的背面丝幕下、重叠的叶片间、嘟噜果间和叶果相贴合的地方,啃食叶肉和果面。第三代幼虫子9、10月间进入越冬场所。棉褐带卷蛾的自然天敌种类较多,主要有寄生卵的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寄生幼虫的卷叶蛾肿腿蜂(Goniozus japonicus)、广大腿小峰(Brachymeria obscurata)、卷叶蛾聚瘤姬蜂(Gregopimpla kuwanae)、卷叶蛾黄长距茧蜂(Macrocenlrus abdominalis)、卷叶蛾小姬蜂(Megastyles sp.);寄生蛹的有舞毒蛾黑瘤姬蜂(Coccygomimus disparis)、卷叶蛾瘤姬蜂(Itopleclis alienrans)、卷叶蛾赛寄蝇(Pseudoperichaeta insidiosa)等,其中松毛虫赤眼蜂,在使用化学农药少的果园,自然寄生率高
达50%以上。这些天敌对棉揭带卷蛾的发生起到一定控制作用,应加以保护利用。
防治方法
(一)人工防治春季苹果树发芽前,彻底刮除主干、侧枝上裂翘皮、潜皮蛾为害的爆皮,连同越冬幼虫集中烧毁。发生多的园,越冬幼虫即将出蛰时,剪锯口周围涂抹50%敌敌畏200借液,杀灭幼虫,减少虫源。在幼树园或大树果园,虫量发生少的年份,于幼虫卷叶为害期,组织人力摘除虫苞,或将幼虫和蛹捏死在虫苞里,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二)生物防治在第一代成虫发生期,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指导适期放蜂的虫情测报方法,是在果园里悬挂棉褐带卷蛾性外激素水碗诱捕器,当诱到成虫时,自成虫出现向后推3~5天,即是成虫产卵始期,立即开始第一次放蜂,每间隔4~5天放蜂1次,连续放蜂4次。投放蜂卡可株株投卡,也可隔株投卡。每亩次放蜂量3万头,亩总放蜂量12万头。放蜂期间,若遇阴雨连绵,应适当增加放蜂量、放蜂次数,以保证足够的蜂量。(三)药剂防治1.越冬幼虫出蛰期防治在苹果开花前喷布50%对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硫磷(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杀灭出蛰幼虫。为兼治苹果瘤蚜、绣线菊蚜可与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混用。使用这些药剂可有效的兼治梨叶斑蛾、金纹细蛾和旋纹潜蛾等害虫。2.第一代幼虫期的防治第一代幼虫发生期比较整齐,是全年药剂防治的重点时期。在辽宁苹果产区,6月上、中旬是第一代幼虫发生始盛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可选用50%杀螟松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对幼龄幼虫有显著的杀灭效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