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星麦蛾
- 时间:
- 浏览:742
- 来源:苹果价格信息网
黑星麦蛾Telphusa chloroderces Meyrich又称苹果黑星麦蛾。属鳞翅目,麦蛾科。国内分布范围较广,在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安徽等省都有发生。寄主果树有苹果、梨、桃、李、杏、樱桃等。幼虫在新梢上吐丝结叶片作巢,内有白色细长丝质通道,并夹有粪便,虫苞松散。幼虫在苞内群集为害。管理粗放的幼龄果园发生较重,严重时全树枝梢叶片受害,只剩叶脉和表皮,全树呈现枯黄,并造成发二次叶,影响果树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6mm,翅展16mm,全体灰褐色。胸部背面及前翅黑褐色,有光泽,前翅靠近外线1/4处有1淡色横带,从前缘横贯到后缘,迎中央还有3~4个黑斑,其中2个十分明显。后翅灰褐色。
卵 椭圆形,淡黄色,有珍珠光泽。
幼虫 体长10~15mm,细长,头部褐色,前胸背板黑褐色,胸腹背面有7条黄白色纵条和6条淡紫褐色纵条相间排列。臀板后缘有褐色“U”形骨化纹。
蛹 长约6mm,长卵形,红褐色,第七腹节后缘有蜡黄色并列的刺突。
生活规律
在河北、陕西等省1年发生3代。以蛹在杂草、落叶和土块下越冬。陕西关中地区4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产卵于新梢顶端来伸展开的嫩叶基部,单粒或几粒成堆。第一代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幼龄幼虫潜伏在未伸展的嫩叶上为害。幼虫长大将几个叶片卷成虫苞,居内为害,只取食叶肉,不食下表皮。发生多时,一个虫苞内有10~20头幼虫,把叶片为害成纱网状。5月下旬开始在为害的叶苞内化蛹,6月下旬出现第一代成虫。第二代幼虫子7月上旬出现。7月下旬化蛹,8月中旬开始出现第二代成虫。第三代幼虫约为害至9月中、下旬至10月老熟落地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一)人工防治清扫果园中落叶、铲除杂草,集中消灭越冬蛹。
(二)药剂防治5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为害初期,喷布50%杀螟硫磷(杀螟松)1000倍液,或75%辛硫磷2000倍液,未结果幼树喷90%敌百虫1500倍液,均有较好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